近年來,「新零售」這個名詞從對岸紅到台灣。曾經商場上的爆紅電商模式,在紅海競爭下,跨入強調「虛實整合」與「人、貨、場」的新零售。實體通路又再興起,「體驗」場域的價值,又開始被炒熱。除全球品牌模範生「Apple」外,中國品牌的「小米」也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。
號稱跑最快的轉型輸家「燦坤」,被拿來跟近年屢屢有獲利突破表現的「全國電子」做比較。全國電子近年來,除了品牌形象年輕化,並以新型態門市「Digital City」啟動轉型,近年來股價仍能維持在65元左右,已超過燦坤成為3C通路新盟主。 燦坤在轉投資「燦星旅遊」與「金礦咖啡」慘賠外,3C本業更不斷賠錢。想轉型新零售,迄今仍搞不定內部的組織變革。挖角來的三大高層,更在近日紛紛離職。「小米」在自家手環、手機、掃地機器人、藍芽耳機與電子鍋等爆紅產品線,打造下的「智慧生活」與「智能家居」,讓台灣的「小米之家」門市,業績一直都維持不錯的表現。
0 評論
|
類別
全部
|